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銅鑼灣) 培養孩子自學能力【有片】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05/25 13:3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4

分享:

分享:

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銅鑼灣)自上學年遷往東院道現址,由半日制轉為全日制。經翻新的校舍,一桌一椅也是全新購入,校長鄭惠玲表示,遷校後在時間及資源上的運用更靈活,也有足夠的空間種植花草、綠化環境。

遷校那年的暑期曾為同學舉行銜接活動,以 Running Man 的形式讓孩子游走校園,探索校內設施,同學們都玩得盡興。

互相接納欣賞

鄭校長稱,學校就像個大家庭,透過日常的教學及活動,同學們會感到被接納、欣賞。

不只欣賞小朋友的學業成績,不同範疇如禮貌、盡責、體藝,甚至整潔、樂於助人等也會被讚賞,老師會具體告訴同學做得好的地方,同時當有不好的行為,也要他們學習承擔責任。

小一至小三設實踐行動紀綠表,培養學生懂得愛護及關懷身邊的人與事。(陳偉能攝)

她強調,一間快樂的學校並不是沒有失望和困難,但懂得欣賞自己及別人的優點,同時接納每個人都會有所不足,互相體諒下,可以戰勝難關。

學校設有互評及自評,家長及老師亦會給予評語,透過這些回饋,就像一面鏡子,讓同學更認識自己,推動自己進步。

校園除有兩個音樂室、電腦室、語言室、視藝室及中央圖書館,也有綠化天台及操場,空氣更清新。(陳偉能攝)

連堂教學安排

鄭校長表示,轉全日制後各科以連堂形式上課,方便老師靈活運用時間,安排不同學習活動。

課程主任陳兆文補充,如中文科的連堂會有寫作活動,甚至會進行小組遊戲、角色扮演;常識科有討論環節及小實驗;數學科以電子學習,也會進行一些實作活動如應用量度工具等。連堂可令課堂更連貫,老師也有時間多做一些解說或輔導的工作。

培養抗逆能力

學校也設有小組學習,包括初小的跨學科學習及高小的專題研習,讓不同才能的同學組成小組。鄭校長續稱,學校就是個小社會,遇到不同意見時同學如何磨合溝通、怎樣處理衝突、解難,背後正是建立小朋友正確的價值觀及抗逆能力,老師也會藉此教導不同的技能及處事的態度。

學校透過筆記及延伸閱讀活動,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和自學能力。(陳偉能攝)

科學引發自學

今學年的跨學科學習主題是「愛與關懷.由自己出發」,而專題研習則配合 STEM 教育,以「科學.由生活開展」為題,同學需要親自設計及製作迷你太陽能車、吸塵機、磁浮車、Hologram 立體投影器等。

陳兆文主任指,課程由老師自行構思及設計,按年級分不同難度,並先舉辦老師工作坊,由老師試做一次。他笑言除引發同儕興趣,也令教學相長。

舉例如製作磁浮車,已包含科學、數學、工程等元素,老師只為同學提供路軌、工具、電池組等,他們需要自行搜收資料、研究,思考磁浮車如何浮起?怎樣可郁動?

由皇仁書院舉辦「小小發明家」資優創意計劃,中學生與師弟師妹組成團隊,一同製作的「護老好幫手」藥箱。(陳偉能攝)

師兄弟齊奪獎

他續稱,早前皇仁書院舉辦「小小發明家」資優創意計劃,同學也有參與,並由已升讀該校的畢業生與就讀五年級師弟師妹組成團隊,一同製作了「護老好幫手」藥箱,更奪得最優秀發明獎金獎及最受歡迎設計。

藥箱是為獨居老人設計,利用太陽能板發電,附有計時器提醒長者服藥時間,並模擬了紫外線殺菌燈,讓長者消毒雙手後方便食藥。

課程不重催谷

軒銅所屬的 12 校網因女校佔多,加上派位理想,多吸引區內男孩報讀。鄭惠玲校長親切如校長媽媽,校內男生佔多,但不論男女同學,小息在操場見到校長都有禮問好,更有女孩子抱著校長撒嬌。她每年在升學講座中,都會向家長強調應按子女的能力選學校。

一間理想的學校是子女能讀得開心、讀得充實,找到自己的方向。每一個小朋友也值得珍重,學校會按小朋友的強項提供不同機會,但課程整體不會催谷。

【延伸閱讀】仁愛堂田家炳小學 給孩子不同的舞台【有片】

【延伸閱讀】小一派位最後決戰 專家教寫自薦信備戰叩門

【延伸閱讀】物理治療師設計小遊戲 水樽練小孩執筆手力

撰文 : 李越樺 TOPick記者